光伏組件柔性支架系統是一種新型的支撐體系,通過將光伏組件固定在張緊于兩柱間的鋼絞線上的方式來簡化組件支架系統。這是一種新型結構,在行業規范與標準中沒有充足的設計依據;且該系統利用張緊的鋼絞線的軸向拉力抵抗組件重力、雪荷載和風荷載等橫向荷載,屬于幾何非線性受力體系,受力與變形特征復雜。為了合理設計柔性支架系統,保證其在不同工況下能夠安全服役,同時也為其后續設計優化提供支撐,有必要研究不同工況下支架系統的受力與變形規律。
型鋼鋼材的連接是一個技術難點。一整套有效的連接方法,不僅包括連接件上巧妙的構思,還要配合槽鋼背孔、咬合齒牙的設計等等。這其中涉及沖壓、鑄造等多方面鋼鐵冶金技術。另外,用于承受較大荷載的雙面槽鋼,必須進行背靠背焊接。各種焊接工藝之間水平有很大差距。壓力激光焊接可以保證全斷面均勻連接,兩根槽鋼完全合為一體,共同受力;而電焊技術只能使兩根槽鋼部分固定在一起,受力形式更接近于疊合梁。有些型鋼為了提高承載力,還對槽鋼增加了加勁肋的冷軋。
采用固定支架的光伏電站,在設計之初會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氣候等條件將組件固定在特定角度,以保證能接收太陽光輻射,組件位置固定后一般不會再頻繁調整。對于固定可調式支架而言,組件朝向會根據季節和光照情況,每年需要進行人工調整。固定支架價格較低、穩定性好,前期投資成本低,但對太陽能的利用率較低。采用跟蹤支架的光伏系統,其組件朝向根據光照情況進行調整,可減少組件與太陽直射光之間的夾角,獲取更多的太陽輻照,可有效提高發電效率。